高温天若一味贪凉,反让寒气入侵。适当吃“热食”,才能维持寒热平衡。一起来看该怎么吃吧!
01 荔枝
别看它甜润多汁,其实是「天然温补剂」。荔枝性温,富含维生素C、钾元素和 B 族维生素,能快速补充出汗流失的电解质,改善疲劳感。
但荔枝含糖量高,建议每天吃 5-8 颗,但血糖偏高的朋友不要吃喔。
02 韭菜
被称为「起阳草」的韭菜,性温味辛,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C,能促进消化、增强体力。
三伏天没胃口时,一盘韭菜炒鸡蛋或韭菜盒子,瞬间唤醒食欲!
03 牛肉
牛肉可是补脾胃的「王者」,富含优质蛋白、铁和维生素 B12,适合贫血、术后体虚或运动后恢复。
阿暖喜欢用牛肉炖萝卜或番茄,既能温补又能中和肉类的热性。
04 羊肉
三伏天喝羊肉汤,堪称「以热制热」的经典。羊肉性温,能温中补虚、开胃健脾,搭配白萝卜、冬瓜煮汤,既能驱寒又不会燥热。
老话说「伏羊一碗汤,不用开药方」,特别适合空调房待久了,运动量又不够的朋友。
05 热汤面
三伏天食欲不振?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吧!面条易消化,汤汁能补充水分,吃完整个人微微出汗,暑气全消。
推荐搭配青菜、鸡蛋,营养更均衡。北方的「头伏饺子」也是同理,用全麦面皮包裹羊肉或牛肉馅,驱寒效果更佳。
06 热粥
小米粥、南瓜粥、红豆粥都是三伏天的「温柔食补」。
粥能滋养脾胃,还能根据体质加料:比如加生姜驱寒,加绿豆清热(注意绿豆需煮烂去寒),加桂圆补气血(适合气血不足者)。
07 生姜
三伏天吃姜,胜吃补药!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、发汗解表,缓解空调病(如鼻塞、头痛)。推荐做法:
姜枣茶:生姜 3 片 + 红枣5 颗煮水,加少许红糖,晨起空腹喝一杯,驱寒效果最佳;
姜丝炒菜:炒青菜或海鲜时加些姜丝,既能去腥又能暖胃。
08 胡椒
胡椒的辛热属性强于生姜,适合严重胃寒、腹泻的人群。
比如煮猪肚汤时撒一小撮白胡椒粉,暖胃效果立竿见影。但胡椒易上火,阴虚体质或有眼部疾病者需慎用。
三伏天养生
黄金法则
A N U A N - E A T I N G
光会吃还不够。伏天养生是套组合拳,细节到位了,才能把阳气“锁”在体内!
01 空调使用:26℃是底线,通风更重要
空调温度不宜低于 26℃,否则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引发感冒。
建议每 2 小时开窗通风 10 分钟,或搭配风扇加速空气循环。从户外进空调房时,先擦干汗水,避免寒湿入侵。
02 运动时间:避开正午,选清晨或傍晚
剧烈运动(如长跑、篮球)易导致中暑,推荐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。清晨:7-9 点,可散步、打太极拳或八段锦;
傍晚:18 点后,游泳、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。运动后记得及时补水,建议喝温水或淡盐水(少量多次),避免冷饮刺激肠胃。
03 吃冰禁忌:小口慢咽,控制频率
实在想喝冰饮,一定要小口抿,避免「热胃遇冷饮」引发痉挛。
建议每天不超过 1 次,且选择饭后 1 小时。阿暖特别提醒:女性经期、老年人及脾胃虚弱者尽量避免冷饮。
04 作息调整:晚睡早起,午睡不可少
夏季宜「晚睡早起」(建议 23 点前睡,6-7 点起),顺应阳气升发。但晚睡≠熬夜,睡前 1 小时避免刷手机或剧烈运动。
中午 12-13 点可午睡20-30分钟,帮助恢复体力,超过 1 小时反而影响夜间睡眠。
05 泡脚养生:温水泡脚,引火归元
三伏天泡脚不是「火上浇油」,而是通过刺激脚底穴位(如涌泉穴),将浮于体表的阳气引导回脏腑。
建议水温 35-40℃,水位没过小腿,泡 15-20 分钟至微微出汗。泡完后可按摩脚底,促进血液循环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